第(2/3)页 “一但让官军完成合围,到时候想跑都跑不掉。” “依我看,必须选准一个方向,撕开一道口子突围出去!” 说着,他伸手点了点舆图一角, “咱们干脆往东走,杀入南直隶一带,那边可谓是富得流油。” “打下南直隶,便能切断漕运,咱们也有了谈判的本钱。” 而高迎祥闻言,脸上却露出了犹豫之色。 无他,之前在攻打滁州一战时,义军就已经吃了个大亏。 那里遍地官绅,根本没有义军的立足之地,一旦攻城受挫,很可能被赶来的明军围剿。” 届时,滁州之战的惨剧将会再度上演。 高迎祥苦心经营了湖广、河南一带良久,好不容易才有了块相对稳定的地盘作为根基,不少家当和军属都安置在了此处。 一旦放弃地盘东走,那就意味着前功尽弃,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因此,他对于张献忠的计划显得兴致缺缺,甚至是有些抗拒。 而张献忠则直接点明了高迎祥的真实想法,他声称高迎祥去四川一趟是学歪了,非要学四川,揪着那一亩三分地不放。 高迎祥自然不可能承认,只说张献忠只懂得蛮干,根本不懂根据地的重要性,骨子里还是流寇习性。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时,罗汝才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可以暂且答应熊文灿的招抚,跟他虚与委蛇,谈条件,拖时间。 一来,可以麻痹官军,让他们放松警惕; 二来,可以也借此机会摸清官军的虚实和部署。 等时机到了,他们三家再突然发难,一举从官军包围圈的薄弱处冲出去。 面对熊文灿的招抚,罗汝才则是用上了故计,企图诈降后突围。 就这样,三人会后立即向安庆派去了使者,并且还送去了一份联名信。 信中,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招安,只是担心熊文灿卸磨杀驴。 所以三人提了个要求,希望熊文灿勒令各路明军停止收缩,并且再后退二十里,以示招抚诚意。 接到信后,熊文灿丝毫没怀疑,反倒是大喜过望,对来使连连称赞。 他认为中原的流寇就和东南的郑家一样,都是贼子,无非是讨价还价罢了。 但正当他准备点头同意时,军中有人却提出了质疑,认为流寇生性狡猾,说不定又想诈降。 质疑者搬出了当年义军在黄河边上、在车厢峡里的几个例子,企图劝说熊文灿提高警惕,千万别被一封信件就给迷惑了。 就在官军内部吵得沸沸扬扬之际,有人却坐不住了。 远在西安的五省总督洪承畴,正密切关注着中原剿匪大军的一举一动。 当他得知熊文灿上任后,非但没有积极组织进剿,反而一味热衷于遣使招抚,顿时勃然大怒。 “简直岂有此理!” “不愧是杨文若看中的总理,把他们老杨家那套以抚为主的政策学了个精光!” 洪承畴口中的杨文若自然就是杨嗣昌,他爹杨鹤还是洪承畴当年的顶头上司。 在洪承畴看来,一味招抚义军,无异于养虎为患。 为了避免虚耗国力,贻误战机,于是洪承畴决定亲自动手,毕竟他头上还挂着五省总督的头衔。 于是他干脆绕开了熊文灿,以五省总督的名义,直接向陕西、山西、湖广、河南四省的巡抚、总兵发出了一封措辞严厉作战命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