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剿抚之争-《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3)页

    就在江瀚卯足了劲筹备情报处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广、河南一带的中原战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按照崇祯以及杨嗣昌最初的设想,此次征兵十二万,布下天罗地网,本应该一场轰轰烈烈、犁庭扫穴的剿匪之战。

    然而,现实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自从熊文灿上任六省剿匪总理以来,预期的凌厉攻势迟迟未能展开,反而却磨蹭了起来。

    新官上任的熊文灿到任伊始,便立马使出了他的老本行——招抚。

    作为大明第三任剿总司令,熊文灿比起陈奇瑜和卢象升简直是天差地别。

    他既缺乏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同时内心深处也对围剿战略缺乏足够的热情和认同。

    而这也不奇怪。

    熊文灿本就是一幸进之辈,所谓的“知兵”名声,也是靠招抚的郑家打出来的,跟他没有半点儿关系。

    因此,面对中原糜烂的局势,他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招抚。

    当熊文灿抵达安庆的总理行辕时,他便命人四处散发、张贴招抚文书。

    他对中原地区的各路义军首领信誓旦旦的承诺,只要他们愿意投诚,朝廷便可以既往不咎,予以安置。

    在这其中,尤其是势力最为庞大的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三部,最受关注。

    这三位首领接到招抚文书后,第一时间便聚在了南阳府的新野一带,紧急商议对策。

    中军大帐内,气氛十分凝重。

    虽然熊文灿送来了招抚文书,但各路明军的包围圈却没有丝毫松动,反而有些步步紧逼的味道。

    因此,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三人都不敢肯定,招抚到底是真是假。

    “两位兄弟,我看这次官军来者不善呐,绝非是简单的招抚。”

    高迎祥举着手里的招抚文书,率先开口道,

    “朝廷去年下了血本加征剿饷,还特意换了帅,”

    “听说新任的六省总理是从福建特意调过来的,颇有几分知兵的名声,不可小觑啊。”

    而张献忠、罗汝才同样也是面色凝重,不停地端详着手上的文书。

    “我派人去打听了,此人名叫熊文灿,在福建曾剿灭过海贼大盗刘香,明廷十分器重。”

    “依我看,这次招抚估计是疑兵之计。”

    “咱们得想办法突围出去。”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谈间都对熊文灿非常忌惮。

    倒也不怪他们如此谨慎,实在是前两任的剿匪总理把他们给打怕了。

    一个陈奇瑜运筹帷幄,差点在车厢峡全歼义军主力;

    一个卢象升转战千里,几乎灭掉了闯军和西营的精锐。

    如今又来了个熊文灿,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几把刷子。

    张献忠猛地一拍桌子,瓮声瓮气地骂道:

    “闯王说的没错!”

    “虽然姓熊的发来了招抚文书,可各地官军却从来没松懈过。”

    “咱们前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硬生生打了回来,损失不小。”

    “最关键的是,这次碰上的官军,不仅打法凶狠,而且守得也很顽固,完全不是以前那种一触即溃的模样!”

    “中原一带无险可守,咱们三家聚在一起目标实在是太大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