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三层结构-《我要去火星》
            
            
            
                
    第(1/3)页
    对于计算量的问题,
    花神星很快便给出了进一步的回答,
    而看着信息面板上的数据,王猛也是愣了一下,
    “竟然如此多!”
    “而且运算过程还如此复杂,怪不得……”
    这时他似乎明白花神星刚才为何会出现短暂的失神了,
    在第二次深入探索的过程中,
    他使用了许多极为先进的高精度探测传感技术,
    如纳米级改进型的时栅技术,
    超微重力检测装置,
    粒子单微磁谱测试仪。
    其中光是时栅技术,所带来的计算量便极为庞大。
    时栅技术,经过花神星的改进,
    已经成为一种探测时空位移的技术,
    若是按照人类的使用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使用一个易于检测的粒子,
    让这个粒子走过,如同栅栏一样的格子,
    以判断所处空间的状态位移。
    但花神星毕竟不是人类,
    在王猛拥有建造枪的情况下,
    她从来都不需要考虑,设备建造成本,使用难度,等问题。
    只要她能模拟出的实验设备,王猛都能建造出来。
    而在被王猛这样的富养情况下,
    花神星只需要考虑,在接受任务后,如何最高效完成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
    花神星自然不会采取只用一个粒子这种的效率低下的实验方法,
    而是直接让王猛,向那片奇特的时空中打出了包含上亿个粒子的粒子束,
    虽然上亿个粒子,    听起来很多,
    但这种用极高倍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粒子,当集合成粒子术,
    还是无法用肉眼看到。
    若不是花神星对自己的计算能力有所认识,
    这样的粒子束,她还能让王猛打出更多。
    而这样的粒子束,再加上改进后的时栅传感技术,
    花神星效率获的大量提升的同时,算力消耗也开始变大。
    而除了时栅技术上的计算问题,
    之后的一些微重力等探测设备所传回的数据也极为庞大。
    似乎与时栅技术采用的相似的模式。
    看着花神星如此离谱的行为,
    王猛无奈的摇了摇头,也只能等待花神星慢慢的计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