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腊祭前夜,姬娆冒险带帝辛来看成果。君王沉默地听完奴隶少年讲解青铜配方,突然问:“若寡人许你自由,你想做什么?“ “小的、小的想当铸匠...“少年结结巴巴地回答,“给阿娘打一把不会断的铜镰...“ 帝辛大笑离去,次日却送来十套匠人工具。姬娆以为转机将至,却不知灾祸已如冬日的乌云压顶。 腊祭当日,朝歌突降大雪。姬娆正在教孩子们用雪地练字,突然听见城内钟鼓齐鸣——帝辛临时决定祭祀延期,带兵前往淮夷平乱。她立刻警觉这是调虎离山,但为时已晚。 当夜,铸铜坊燃起冲天大火。姬娆赤脚奔出鹿台时,看见贵族私兵围着火场举矛欢呼。阿桑的母亲冒死来报,说季亶以“镇压邪术“为名,抓走了所有识字的奴隶。 “桑儿把字都刻在肚皮上...“妇人泣不成声,“他们说要用烙铁...“ 姬娆站雪地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热泪在脸上结冰前,她已下令女卫全力救人,自己则直奔比干府邸——当夜,大祭司“恰好“邀请所有贵族赏雪品酒。 黎明时分,姬娆在乱葬岗找到奄奄一息的阿桑。女孩肚皮上血肉模糊,但依稀可辨“人““禾“二字。她抱起轻如羽毛的身体时,听见微不可闻的声音:“娘娘...我认得...田契上的'桑'字了...“ 三日后帝辛班师,朝歌表面一切如常。只是淇水边多了座无名坟,碑是半截陶片,上面刻着商朝最简短的墓志铭——一个“桑“字。 当夜,鹿台偏殿的灯亮到天明。姬娆用朱砂在丝帛上写下全套简化文字,由女卫送往各秘密据点。天快亮时,她掀开地砖,露出下面新挖的窖室。墙壁上已刻好“人““日““禾“等字,角落里堆着老陶工偷偷送来的甲骨碎片。 “从今天起,我们在地下教学。“姬娆对仅存的几个学生说。烛光中,她指着重刻的“桑“字:“记住,知识才是烧不尽的野火。“ 窗外,朝歌城迎来又一个黎明。贵族们不知道,在奴隶聚居区的草棚下,在采石场的坑洞里,在织坊的染缸旁,那些曾被他们认为愚昧无知的贱民,正用炭灰、陶片和指甲,悄悄传递着改变命运的符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