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公孙度之前反叛过一次……也不能说反叛,反正人家就是笃定自己孤悬海外,可以通吃两头罢了。之前他是看袁绍势大,所以才袭击了玄德。但如今大汉既然已经胜了,那公孙度肯定也会老老实实的把爪子收起来。” 刘邈太明白这些投机者的心思。 已经大汉弱小,或者说汉赵相持阶段,这些人确实都是麻烦。 但如今大汉既然是胜了,那辽东根本是不足为虑。 “至于士燮……都说老糊涂,老糊涂,但是士燮却是越老越精。朕好像记得士燮曾经被举过孝廉,倒雒阳当过郎官,所以他应当明白,不管他在交趾做了多少事情,都绝对难以凭借一隅之地对抗中原王朝,所以其实也不用担心什么。” 无论是公孙度还是士燮,刘邈都不相信这两个经历过乱世的人精会在现在这个时候和大汉翻脸。 同样。 刘邈在这个时候,也没心情去拿捏这两人,所以多少是有些不以为意。 “陛下说的不错。” 张昭欣慰的点头。 果然,无论其他事情上再怎么混账,一旦涉及到国事,刘邈在张昭眼中瞬间就成了金光灿灿的明君。 “但是还有一事。” 张昭将自己曾在账目上发现的东西告诉刘邈。 “荆南那里,陛下未曾亲自去过,又是荆州与交趾唯一的通道,故此少不了许多故事。” 刘邈听后,也是轻笑几声。 “大汉才刚刚重建起来多少年?这些个蛀虫们就又回来了?” “行!此事由朕和士燮去说,争取找到证据,一网打尽。” 刘邈对此事见怪不怪。 大汉的官员,就都是好的? 若是刘邈真信了这事,那他就是天下第一大蠢蛋! “究其原因,还是制度没建立起来。” 虽然刘邈曾经在蜀地举行科举,但当时不过是权宜之计。 整个大汉的官吏选拔制度,其实还并未从后汉的察举制中走出来。 “张公,朕之前从蜀地回来与你说过的那些话,你还有没有印象?” 张昭想了想,试探的询问道:“陛下说的,是科举?” “然也。” 一向雷厉风行的张昭此时却有些犹豫。 “现在就开始筹备,是不是太快了?” “快吗?朕怎么觉得,现在才筹备这些事情,实在是有些太慢了?” 在解决掉袁绍这个大威胁,并且将整个北赵给弄裂开后,刘邈终于可以抽出手脚来兑现自己当年在襄阳城外给大汉百姓的诺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