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考核-《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3/3)页
倒也不怪曹二如此气急败坏。
自从江瀚称王后,就把最核心、最精锐的中军交给了曹二统带。
换句话说,这次大比不光是在考察下面的兵丁,同样也是在考察他这个主将的带兵和训练水平。
他刚刚只是粗略瞄了一眼交上来的答卷,就知道这次成绩肯定是惨不忍睹了。
正当曹二骂得唾沫横飞之际,江瀚便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刚一到场,他就看到曹二正在队列前头跳脚大骂。
江瀚连忙出声打断:
“行了行了。”
“好歹也是一军主将,跟泼妇骂街似的,成何体统?”
见到江瀚到来,曹二这才悻悻地收了声,退到一旁,但临了仍不忘狠狠瞪了这群不争气的部下几眼。
看着眼前有些垂头丧气的兵丁们,江瀚摆了摆手,朗声道:
“这次大比,弟兄们在弓马骑射、刀枪棍棒上的表现,本王都看在眼里。”
“说实话,能站到这里的,个个都是我汉军中百里挑一的精锐。”
“战场之上,披坚执锐,以一当十更是不在话下!”
他先肯定了众人的勇武,然后话锋一转,
“至于最后这项考核,是本王临时加上去的,与诸位厮杀的本领无关。”
“没考过的,也不必灰心丧气。”
听了江瀚这番安慰,刚刚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兵丁们,这才算是找回了一点自信,又重新把头抬了起来。
“既然都是精锐,那就不要回原来的哨队了。”
“从即日起,你们全部编入选锋,日后专司攻坚冲阵,为我汉军先锋。”
“另外,每人再赏银十两,以表彰诸位劳苦!”
话音刚落,校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谢王上赏!”
“王上万岁!”
在场的兵丁们相互捶打着肩膀,脸上洋溢着兴奋。
十两银子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更重要的是,“选锋”也代表着荣誉和更高的地位。
虽然选锋营总是冲杀在第一线,风险极高。
但相应的待遇和荣誉,也要比普通战兵高出一大截。
军中现在实行的是梯次发饷,民兵由于是半耕半训性质,饷银最少,只在农闲操练的几个月发饷,每月约一两五钱;
战兵则是每月都有,年关还有另有犒赏;
选锋营待遇最好,月饷银高达三两,年底赏赐更厚,而且一应军械都是优先配发最好的。
能入选选锋,既是实力的象征,也是快速积累军功和财富的捷径,军中无人不向往。
待欢呼声稍歇,江瀚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
“下面念到名字的出列。”
一旁的主考官随即上前,展开一份名单,高声唱喝道:
“赵劲松、徐志坚、宋武、张守义、杨林……”
名单不算太长,被念到名字的人依次走出队列,脸上还带着些许疑惑。
而杨林听到自己名字,同样也是一头雾水,赶紧迈步出列。
最后算下来,通过最后考核的,仅有三十余人。
江瀚见状微微颔首,随即对曹二吩咐道:
“这些人,本王就带走了。”
“剩下的,你好好带回去整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