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由此可见,云贵等地,还是需要驻扎相当兵力以维持秩序,推行教化。” “这些兵马,短期内是动不了的。” 江瀚背着手,又缓缓登上丹陛,重新落座。 “要我说,这灭明之战,急不得,更快不得。” 他伸出两根手指, “首先一点,咱们兵马不足,需要扩军。” “没有足够的兵力,一切都是空谈。” “其次,咱们的目标,并不能只盯着区区一个湖广。” “汉中要打,陕西要打,尤其是山西,必须拿下!” 在江瀚的战略规划中,山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从地理上看,山西表里山河,地势高峻,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也是俯瞰中原、屏障关中的战略要地。 从全局战略上来看,占据山西后,往西可屏障关中,东出可虎视京畿,南下可压制河南。 出太行山井陉、滏口陉等孔道,便可直接进入北直隶,威胁大明京师。 所谓可谓天下形胜,莫重于山西。 而想要完成这一战略构想,至少还需要十五万大军,而且必须是实打实的精锐战兵。 东出湖广,极有可能会出现大决战的场面。 要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崇祯十一年,大明上下的天灾愈演愈烈,大崩溃即将来临。 湖广一带由于水系发达,旱灾还能抵御一二,所以一直是核心的产粮区。 要是自己出兵湖广,断绝漕运,朱由检很可能会纠集大军和他拼命。 听了江瀚的担忧,在场的众臣有些不解: “王上,提前打大决战还不好?” “首战即决战,一鼓作气将明廷的部队给吃光,其余州县不就望风而降了吗?” 江瀚摆摆手,一脸凝重: “想要一口气打光明军,可没那么简单。” “你们别忘了,在辽东还有一伙女真人,也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原。” “如果咱们和官军血拼一场,那女真人可就无所畏惧了。” “而且我提醒诸位,必须考虑到一种最坏的情况。” “万一,我是说万一,明廷顶不住压力,和女真人联手来个联虏平寇怎么办?” 听了这话,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不少人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赵胜忍不住站出来,质疑道: “王上是不是太过谨慎了?” “那女真乃是关外异族,与我华夏衣冠不同,礼俗迥异。” “难不成还真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等引狼入室之举?” 江瀚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纵观历史,这种为了一己私利而罔顾大义之人还少吗?” “就说那西晋八王之乱,诸王争相引匈奴、鲜卑等胡骑为助,最终导致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哪里还会管你是不是异族?” “只要能保住他们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即便是引异族为援,甚至是屈膝奉迎,他们也在所不惜!” “你们想想,咱们在西南推行的惩戒贪官、追赃助饷、均田分地等政策,哪一样不是朝着这帮人的命根子上去的?” “有句话叫做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他们为了反扑,什么事做不出来?” 他深吸一口气,强调道: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我汉军就要先面对体量庞大的明军,以及战斗力强悍的女真铁骑。” “明军本就战力不差,再加上数万女真铁骑入关南下,咱们能不能挡得住?” 这番分析,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打在在场的一众文武心上。 殿内顿时一片沉默,方才主张提前决战的将领们也陷入了沉思。 是啊,明廷虽然已经是摇摇欲坠,但好歹破船还有三分钉。 打完了大明的野战部队,接着又要面对数万控弦之士,到底能不能顶住? 赵胜深吸一口气,躬身道: “是臣思虑不周。” “那,依王上之见,该当如何?” 江瀚站起身,斩钉截铁地说道: “打,肯定是要打的。” “但在此之前,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没有二十万披甲执锐的精锐战兵,没有足够支撑大战的钱粮储备,不可轻启战端。” “有二十万部队,再配上民兵协从,我才好兵分两路,南北呼应。” “一路出汉中,入陕西,夺山西,占据有利地形;” “另一路则沿江东下,稳扎稳打,逐步蚕食湖广,切断明廷依赖的漕运命脉。” “如此,天下可定!” 第(3/3)页